<strike id="ndc5a"></strike>
    <code id="ndc5a"></code>

    <strike id="ndc5a"></strike><object id="ndc5a"></object>
      <center id="ndc5a"></center>
      <code id="ndc5a"></code>
      您好!歡迎光臨東莞市科恒手板模型有限公司網站!
       ※ 返回首頁 ※ 聯系我們  ※ 在線留言
      智能3D打印一體化服務平臺
      專業提供產品模型、快速原型制作科技型企業
      客戶咨詢服務熱線:
      0769-85322612
      139-2578-2051
      熱門搜索: 3D打印模型  材料  as  金屬打印  工藝  打印精度
      行業動態
      您的位置: 主頁 > 新聞中心 > 行業動態 > 東莞手板大亨親述:3D打印如何改寫手板行業?

      東莞手板大亨親述:3D打印如何改寫手板行業?

      作者:admin    發布時間:2021-02-05 16:24     瀏覽次數 :


      聚焦工業應用 ? 人物

      “很簡單,是一門技術,有口飯吃,好找工作”,談及當初為什么與手板結緣時,文炳華一語帶過了當初踏進手板行業的原因。懷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純手工業者最簡單純樸的想法——混口飯吃,文炳華加入了中國第一批從事手板行業的大軍,從最開始的手工到銑床車床、雕刻機、CNC機加工再到如今的3D打印,他見證了整個手板行業的發展歷程。

      文炳華-東莞市科恒手板模型有限公司董事長

      最開始“首板”的稱呼已經演變成了今天的“手板”,而文炳華的手板帝國也由當初的“一個作坊,幾個師傅”發展成為了如今業界的知名企業“東莞市科恒手板模型有限公司”,并且隨著近年來3D打印技術的發展,科恒成功將聯泰的SLA 3D打印機納入技術版圖中,在手板行業豎起了“科恒3D打印”的大旗??坪銖S房內齊刷刷的30多臺SLA 3D打印機也彰顯出了文炳華欲建“全國3D打印服務中心”的決心。

      3D打印如何實現概念落地是近年來談得最多的問題,聯泰3D打印與科恒手板的摩擦碰撞開辟出的手板3D打印新天地無疑是成功的經典范例,本期《3D打印世界》帶您了解的是手板行業的3D打印故事。

      從手工業起家,文炳華并不像大部分的手工藝者那樣,僅僅執著于提高眼前的手工技藝,他對新技術有著異乎尋常的關注度與敏銳度,甚至能先于潮流做敢于吃螃蟹的人,正像他在辦公室懸掛的兩個端端正正的大字“舍得”,在取舍間能及時抓住新機遇方能有所成就。

      “我從2002年就開始接觸了3D打印,那時叫快速成型,當時的技術和材料都不行。”回憶起第一次接觸3D打印的經歷,文炳華還覺得頗有意思,當時他并沒有看到設備,而是看到了做出來的產品——一個風筒,“當時不能用一個手拿,要用兩個手托,因為打印出來的風筒很軟,稍微動一下就會破碎,又軟又脆。”

      3D打印作為一項工藝,在很早以前就出現了,21世紀初也曾風靡一時,但是當時卻沒有大規模地被應用。雖然文炳華第一次與3D打印打照面的體驗并不好,卻也沒有打消他對3D打印的興趣,在2005年的時候,文炳華花了20多萬塊購買了一臺國外的FDM 3D打印機,在通貨膨脹的今天一臺FDM打印機的價格僅僅只需從幾千到幾萬不等,十多年前的當時20多萬無疑算得上是大手筆了。但買回來以后,文炳華發現打印出來的產品精度達不到客戶的要求,所以機器被閑置了,基本上沒賺什么錢。但這次經歷卻讓文炳華積累了一定的快速成型的知識,也為后來的企業的轉型打下了伏筆。

      在2000年以后人工成本越來越高,而大量依靠師傅成熟手工技術的手板行業更是進入了困境,“人工其實已經決定了這個行業最大的弊端已經出現,”文炳華分析道,1997年的時候CNC工人的工資是1000塊,10年以后每年以15%遞增,到現在人均達到4000—5000元,2000年的時候學徒要交學費,現在還要給學徒工資。“而且人工師傅掌握了技術發言權,工資也不算很高,技術沒有后來者來繼承。加上車間噪音大,環境欠佳,手板行業人員流失非常嚴重,在這種情況下,很多手板廠開始轉型。”

      在手板行業亟需轉型的背景下,3D打印技術也越加成熟,更重要的是3D打印材料的種類、性能和價格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,在2010年以前,3D打印材料的種類非常單一,價格很貴,2010年時光敏樹脂的價格是每斤1800元,2013年是1000元,價格慢慢降下來了,在對這些因素進行綜合考量下,“2011年我們重新將SLA技術納入了企業新的增長點,” 文炳華說這次是經過朋友的介紹接觸到了聯泰的SLA 3D打印機,用過之后感覺挺好,便購買了一臺機器,然后一發不可收拾,從2012年的兩臺到2013年的五臺,2014年十四臺,2015年更是一口氣增加到了三十多臺機器。

      科恒廠房內排布的3D打印機數量確實讓人驚嘆,像科恒這樣大量應用工業級光固化3D打印機的企業在國內是非常罕見的,這也是文炳華敢于將自己的企業稱為“科恒3D打印”的底氣來源。

      在互聯網高度發達和提倡全民創業的今天,3D打印也闖入了許多年輕一代的創業者,其中不乏虛浮的泡沫,在文炳華身上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種做實業的氣質,堅守自己的帝國,專注同一個行業,看似粗狂的他對手板的理解卻略感文藝:“其實我對手板的理解是:手板是有生命的,不能完全用價格來衡量。”

      他說很多人對3D打印的認識有誤區,一開口就問價格。但其實手板是有生命力的,這種生命力來源于專注,手板作為產品面世前比較特殊的東西,它的好壞決定了這個產品有沒有訂單,它的精度、質感、觀感直接決定了客戶的感覺。在純手工的年代,這種生命力來源于師傅工藝的好壞,而在如今3D打印的普及率越來越高,更是為手板注入了新的血液。文炳華收到過一些客戶的反饋“你幫我做的手板,90%有訂單,在其他家做的基本上沒有訂單”。非常直接地對3D打印這種工藝進行了肯定。

      3D打印的魅力在哪里,應用商會有更深的體會,“與CNC相比,3D打印最大的優勢是速度快,人工省”,傳統CNC基本要一周才能交貨,而3D打印一天就能交貨,CNC需要人工值守,3D打印一般是晚上進行,減少了人工。另外,雖然一些精度非常高的、迂回曲折或者鏤空的、純曲面復雜的結構有些CNC可以做,但時間會更長,成本也會更高,3D打印在這方面會更有優勢;而倒扣、內空的結構CNC則需要分拆做,然后拼裝在一起,3D打印是一次成型,無需拼裝;更甚的是,一些非常復雜、精細的模型CNC根本做不了,像文炳華用手機給我們展示的一個他們曾經做過的一個蒲公英模型,3D打印可以表現出蒲公英腦袋上那種毛茸茸的質感,那些一點一點的精細結構無論是CNC還是手工都很難復制出來,據了解,這個蒲公英后期人工去支撐就花了一天的時間。

      除了一些精細的小模型,文炳華也做過2米多高大尺寸的機甲戰士,十幾個部件分開打印拼接在一起,包括前期的打印與后期的打磨、噴漆等后處理,兩三天就出爐了。3毫米的壁厚,讓這個2米高、威風凜凜的大家伙僅有17、8公斤重。

      雖然這樣的案例很多,文炳華卻表示,因為尊重客戶的隱私,并不好拿出去做宣傳。

      目前,科恒3D打印的業務已經涉及到建筑、衛浴、工藝品、汽車、醫療、動漫等各行各業。盡管科恒已經全面適用3D打印,但文炳華并不認為3D打印可以顛覆整個手板制造技術,他認為3D打印只是一種工藝的進步,代表了生產力的提升,在本身工藝上也有一些限制是無法替代CNC機加工的。他簡單舉例道:“比方一些傳動結構的模型、動作結構的模型,3D打印就無法完成,非得要CNC加人工才能做到,3D打印的耐磨性不夠,性能也比不上CNC。”

      除了技術本身,光敏樹脂的性能、種類和價格還是受到了一些限制,類比于工程塑料,工程塑料的種類有好幾十種,像ABS、PC、尼龍等一系列材料,光敏樹脂未來可能也會往這一塊類似的性能去開發,但要超過工程塑料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。

      而要推動3D打印的向前發展就少不了技術與應用的結合,聯泰與科恒多年的合作并不是單方面的技術輸出與被動接受,而是一種合作共贏共生的關系,據了解,聯泰也通過科恒可以更加接近應用市場的需求,通過需求來推動技術的進步,正是這種技術與應用深度結合、進行良性閉環迭代的產業模式極大地推動了3D打印技術在廣度和深度上的不斷發展。聯泰和科恒的合作共贏也給業界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經典范例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參觀文炳華的3D打印車間時,這里仿佛一個小型的設計和制造行業“博物館”。從動漫美少女戰士,到透明的自行車運動頭盔、充滿質感的衛浴噴頭,再到各種尺寸和規格的產品零部件,玲瑯滿目。他和他的工廠見證了手板行業的歷史,并選擇擁抱了3D打印。在和3D打印的激情碰撞中,3D打印賦予了手板產業與眾不同的能力,讓這個行業得以迸發出全新的活力。而這,僅僅只是一個行業的縮影。

      [返回]   
     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
        <strike id="ndc5a"></strike>
        <code id="ndc5a"></code>

        <strike id="ndc5a"></strike><object id="ndc5a"></object>
          <center id="ndc5a"></center>
          <code id="ndc5a"></code>